南天文衡聖帝關聖帝君 緣起

 

日月龍鳳大法 法像
日月龍鳳大法 法像

 

日月龍鳳大法 法像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關聖帝君聖誕千秋,有著超級業務範圍廣泛的東方男神,祂的一生傳奇讓老師告訴你。

          南天文衡聖帝關聖帝君簡稱為關帝,俗稱關公,即中國民間和道教尊奉的[三國]蜀將關羽。關羽,字雲長,河東解(今山西臨猗西南)人,為蜀國統兵鎮守荊州,後敗死麥城,謚為壯繆侯。

           多次被後代帝王褒封,直至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故也俗稱為(關)聖帝、(關)帝君、(關)聖帝君、關帝、關帝爺等而流傳至今。道教尊為協天大帝、伏魔大帝、翊漢天尊等,漢傳佛教及藏傳佛教奉其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其中儒宗神教奉為五文昌之一,而扶鸞信仰者則奉為恩主,故又稱關公為恩主公、山西夫子、文衡聖帝,是為五恩主之一。

       民間以關羽為忠義之神,而有《關聖帝君明聖真經》,為華人民間信仰三大善書之一。官府推其忠,百姓崇其義。關羽作為勸忠勸善的神明,各朝皇帝多半敬奉非常,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過程

公元260年,蜀漢後主劉禪追諡為「壯繆侯」;

北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追封為「忠惠公」;

北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進封為「崇寧真君」;

大觀二年(1108年),復封「昭烈武安王」;

宣和五年(1123年),再封為「義勇武安王」;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封為「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封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年),封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29年),敕建首都(今南京)關廟;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全國關廟一律改成「忠武廟」;

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仍稱漢將軍壽亭侯。

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封為「協天護國忠義帝」;後敕賜解州關帝廟「英烈廟」號;

明神宗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進封關帝為帝,關廟成為由「忠武」改為英烈。

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加封關公為「三界伏魔大帝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

清世祖順治元年(1644年),封關公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清聖祖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為解州關帝廟親書「義炳乾坤」匾額。

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追封關公曾祖父為「光昭公」,祖父為「裕昌公」,父親為「成忠公」。

清高宗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加封關公為「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易諡號神勇侯為忠義侯;

清仁宗嘉慶十九年(1814年),加封關公「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清宣宗道光八年(1814年),加封關公「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清文宗咸豐四年(1854年),加封關公「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安民關聖大帝」;

清穆宗同治九年(1870年),加封關公「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安民精誠綏靖翊贊關聖大帝」。

清德宗光緒五年(1879年),封關公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