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善法門願景與使命

        道善法門尊崇儒家倫理道德與其精神,同時儒家精神也深深影響著中華文化的人民之生活,儒家傳統以做為一種生活方式出現,它被提升為國家的祭 祀典禮,他淪為道德教條,他對社會的持續性影響,它復興為一種人生信念,儒教的顯著特徵就是明確地認為日常的人類世界具有深刻的精神意義。

      道善法門取其孔子中國文化中的古老道德觀念、古老的信仰,而所謂儒家經典是敘述歷史事實、宗教儀式、道德觀念以及處世準則的著作。

        本著「道法心生,善念思緣」的理念,道善人立弘誓願「發起菩提心,念念為眾生;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

     

(一)品格
        孔子重視人格,在人格的修養上尤其重視君子之修養,因為「君子」在古代社會中乃指德行才能出眾的人而言,也是社會穩定的中堅份子。如孔子說:「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誠之,君子哉。」

       (《論語•衛靈公》)孔子平時與弟子們相處時常以「君子」二字相勉,以期人人皆能成為所謂君子。 至於孟子,對人格的修養則主張養性與盡心,也就是培養善的功夫,教人盡心去行善,而荀子則強調養心與厚德,就是以誠養心,以厚德待人。至宋明理學諸家亦以此為人格修養之要則。如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在實踐上由人性本有的良知談存天理去人欲,當人的私欲降至最低時就如同孔子聖人氣象可以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體現人本來的良知之善,其行為便在善之中,不會有所差錯。

(二)仁道
        所謂「仁」道就是指仁愛之道,「仁」與「愛」本屬一體,蘊於內者之謂仁,發於外者之謂愛,仁愛推至極點便是天地萬物為一體,而仁愛之起點則始於孝悌。「孝」是敬愛親長,「悌」是友愛兄弟,人人由於孝悌之實踐力行,則社會、國家、人類自然走向和諧美滿。

        中華文化向來是對於周邦鄰國採取仁道的方式對應之,絕少以滅國的方式來取得對方的資源,多是以君子相交,彼此各自獨立運作國政,每年派使者相互訪視,以慰勞交流而已。如此雙方文化的交流反而更落實,也不會有排擠的情況。

(三)忠恕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解釋:「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凡事如能以自己的欲或不欲為標準,推而以知他人之欲或不欲,這樣就可確定一個人立身處世所應採取的態度,故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又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都是說明忠恕就是推己及人的道理。

         儒家談忠恕,散播於民間即能形成風行草偃的效果,因易懂、易學、易用,此說能於運用於個人修身,亦能於外在的大環境行使之,如君臣相處、夫妻相應、國與國的對待皆可通用。

(四)中庸 
         鄭玄說:「名曰中庸者,以其記中和為用也,庸,常用也。」所謂「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儒家認為人類一切事物經常有兩個極端,各走極端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我們須循情度理來取中庸之道,此所謂執兩用中。過與不及皆失兩端,唯有行中庸方能不有所偏損。雖然有人會批評中庸過於溫和難顯個性,實則中庸之道在於人心之調節,非於實物上的不盡力。人還是可以很認真的工作、學習,但不需要為了工作而損傷身體。

(五)王道 
      《尚書•洪範》篇說:「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意思就是說王道是大公無私、不偏不倚的正道,王道就是重義務而輕權利。儒家建構了一套典範,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些既是偉大的政治家、領導者,也是聖賢的楷模,儒者將人格上的完美與政治上的完美結合,因此有仁德的君王,其所治理的天下必然合睦。商湯謂:「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一人有罪,無以爾萬方。」(《尚書•湯誥》)。君王因人格擁有道德,必然體恤百姓,所行為必然為王道而非霸道。這個典範提供後來君主仿傚的對象,繼而成為行王道的仁君。故儒學對中華文化的國家治理產生絕對深遠的影響,它幾乎決定了中華民族的國家性格。

(六)實踐 
        儒家思想重視德行之躬行實踐,如《中庸》第二十章孔子說:「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又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這些都是勉人注意力行的要旨。孔子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一個君子必先實行自己所說的話,待做到了而後再說,所謂「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假如只說而不能躬行,即認為是可恥的行為。